承認從未看過黃春明的小說,這次剛好趕上關懷老人篇,但是昔日的活水源頭,卻成了社會轉型下的犧牲者,缺乏關懷於疼愛,卻幫助底下的孩子成就一切,自己無奈的生活著,或者死後無人知,晚景淒涼,越往下看就越感受到,使我的心也下沉了不少,但是他的文筆細膩,戲如人生般的寫實,用意深遠,將人們的心又拉回了,人真的不能望根,我有點喜愛從前小時候的社會,雖然人們說愛看及愛提從前表示老了,但我實在很害怕看待目前病態的社會,不是嗎?

 

    難得他的堅持,讓我們能看到好書,但也因為以老人社會為主,顯得背景有點淒涼,話題有點嚴肅,我這年代的人看來,更有感觸。

 

    現此時先生,他們在蚊仔坑居住著,整個小山村的人,皆愛在廟裏的廂房生活著,談談往日的辛酸及幾分熬過來的驕傲與嘆息,這兒的訊息比較未與外界互通有無,皆由舊報紙上的資訊得來的,也由於皆由「他」報導內容,而且由於緊張,開場及段落的開頭皆唸「現此時」此連結語,所以稱為現此時先生,由於唸報紙多年,難免會受到尊敬,且有點狐假虎威,認為自己講得最有道理,並加上自己的論點,所以因為討論斬雞頭內容,而固執的論點,且說是報上說的,但因第一次被人質疑,而讓自己心虛且緊張萬分,並因另一份奇怪的報導,意外讓氣喘發作,而正當一夥人想證實時,他倒了,死了,也落寞的結束了,也許作者他想表達現在政治的景象,也許他只是表達真實的生活,但是看後,心情不是很好,為什麼我們也有落後的地區,而不被開發與重視,為何無人重視大家的心靈,如果社會寧靜與詳和,就可減少不愉悅,不是嗎?又再度恢復往日的笑容與生活品質,不是嗎?

 

   瞎子阿木,詼諧的生活著,身旁唯一的秀英,也離他而去,覆水難收了,可以看出他的悔意,孝順的秀英將他的生活打點的很好,小說中也把鄉下純樸的生活寫實下來,戲如人生,人生如戲,我可以清楚的看出那時的場景,以及一個老人等著女兒的情景,一幕一幕回想看不見的不便,從前的回憶擁上了心頭,人們不太敢觸景傷情,看著阿木去久婆那兒拿了一碗水,拿著梳子叫三聲「秀英回來」的淒涼叫聲,聲聲呼喚等著她回來,難過擁上了心頭,黃春明的文筆細膩,觸動心弦,讓我身陷其境,心情不能自己。

 

    「打蒼蠅」此篇,林旺  老伯伯,從蒼蠅太多,打發蒼蠅而至打上癮,並唯妙唯肖,拍無虛發,打蒼蠅成了一種樂趣。鄉村的相依為命的老夫妻,彼此言語相激,不願意真情流露的生活,在在反應了人生。人老了還得為孩子的事奔波難過真是辛苦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邵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