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開這扇門,那一處竟是急救與生死離別之處,當然也有充滿緊急或戲劇化的時候,我們將家屬隔在門外,門內有時莊嚴,有時肅穆。我們認真處理病患的傷痛,遇到生死攸關時,由醫生走出這扇”急救室”大門,步履艱辛,告訴他們目前病患的情形,可能到院前即死亡,多半30分鐘的急救,可能天人兩隔,家屬有的接受,有的嚎啕大哭,有的處於反抗期,必須藉由社工或志工或醫護同仁的協助,度過這漫長的歲月。有的宣判情況危急,需緊急面臨插管、開刀或馬上危急的命運,那種臨危而亂了陣腳的心情,我能體會,但是告知及救人的天命卻是不爭的事實。如果沒有家屬,我們救人的心依舊。


 


外面等待的心難熬,裏頭診治且急於找尋原因的心也燃燒著,我們也同時面臨考驗,而且人力不多,要身、心、靈面面俱到,那真是考驗,此處如戰場一般,雖然只有5床,但擁擠的急救室卻能無限加床考驗我的極限,醫護人員如何調適及儘最大的能耐來幫忙,這就是醫療團隊互相配合之處,隨時調度人員,所以曾有家屬在此冷靜的觀望,形容我們非常忙,不用吃飯、坐下、或喝水,打了多場勝仗而不敗,一切只因我們是急診,雖然沒有「急診室的春天」演得動作如此迅速令人折服,但是朝向增加照護品質是需更努力的。


 


    不談如此悲傷的,也是有面臨急產,而推至此緊急生產,嬰兒出生的場景,讓同為人母的我享受到生命的喜悅與母親的偉大,雖然我們被命為冷冰冰的急診室,同樣也有產房及嬰兒房的溫馨吧!


 


    這裡處理如此危急的病患,或悲或喜,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嬰兒被丟棄,令人心酸的場景,孩子的誕生是喜悅的,但有人置於任何一方,令小嬰兒必須面臨送病嬰室或加護病房的命運,生命是有人權的,不能如此受人遭蹋的。


 


  急診每天上演千變萬化的劇情,有生命就有死亡,有病情輕、有危急病患,有自殺必需面對心理輔導而等待各項檢查,有喝酒吵鬧急待安撫的病情,有時除了面臨家屬,還有面對媒體記者的干擾,推出這扇門,有的症狀緩解,有的回天乏術,有的尚待醫療更進一步處理,如果有得到掌聲,這是多麼正向的迴饋,這扇門內的人們承受極大的壓力,半點不能有差錯,但這扇門外的人們,我們也要照顧,時時讓家屬們獲得信任感與被告知情況與必須配合的原則,必要時加上社工或志工的協助,人們最難接受自己無法接受的事情,尤其情感或罪惡感無法迅速宣洩時的無助,我自己也有遇過家屬面臨氣管插管及危急時,心裡的掙扎與作決定之躊躇,但經由踏出這扇門,我內心的壓力稍緩解不少,畢竟"門"外也有藍天的,門外也是有希望的,我們可以很驕傲的帶領病患及家屬去外面的急診室觀察,並告知家屬等待辛苦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邵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