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本書的心得.本書的第一頁寫著老師說:「學會死亡,你就學會活著……」讓我想到上學期讀生命的臉,看到了一堆人遭遇疾病苦痛而與死亡在奮鬥掙扎,就深有所感。而知道了生命活著的意義。人活著,能愛,能生活,也就有了快樂。有一本書寫著「死亡是我們要面對的人生之一,不僅是愛,是關懷,有了死亡的挑戰,我們才懂得珍惜這有涯的生命。誰能預測死亡的叩訪,它要來就來了,若是你能把握著每一分活著的時刻,又何懼於死亡的來臨?」沒有人能長生不死,所以及時把握一切是必需學習的目標。選擇你的人生,把握住自己的生命。這些理論是我必須參透的,人生學習的路還真長呢?
剛看到課程說明,有點不解這是一堂什麼課,為什麼會用死亡葬禮來結束,促使我繼續好奇看下去。
介紹老師方面,讓我感受到一個親切的老師,快樂傑出的老師,開始走上老化的過程,一個令我害怕會墜入的過程。如同來急診看病的老人一樣,受年老、疾病的打擊。之後映入眼簾的竟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,這是一個可怕的病。我在榮總實習時曾遇過一次。之後會演變成呼吸肌肉麻痺而死亡。很替墨瑞難過。之後他的想法跟我一樣,為何我難過時,世界仍在運轉,四周一切如常,為何沒人了解我呢?是否要消極面對呢?這種強烈的感覺在九二一時特別強烈。為什麼地震死了那麼多人,大家還是把酒言歡浪費生命,真讓人不解?而我們要等待每天的地震,商討是不是該逃跑?是不是要回醫院幫忙,拯救病患,聽醫院舉辦的創傷症候群的課來安撫自己受怕的心,現在回想能幫人真好,讓活著有意義。
作者把ALS形容如同蠟燭一樣燒盡你神經系統,從腿開始發作,向上蔓延。最後如果還活著,可能要氣切,用呼吸器,比植物人還可憐,因為神智清醒,偶而可眨眼皮,如同潛水鐘與蝴蝶此本書中主角鮑比,腦幹中風,全身癱瘓,只剩左眼有作用,像個活死人一樣,但因他對殘存的生命充滿了不捨的愛戀,在治療師幫忙下寫下了這本書,刻劃了生命,讓我心生感觸與憐憫,但也看出他們的奮鬥。
再來談到這位作者學生,過著現代人忙與盲的生活,只為了生活,在一次深夜的電視頻道中看到了老師的生活,一下子記憶與難過湧上心頭。我也是,總在夜深人靜時想起了以前的朋友、往事,而緬懷過去。之後必須付諸行動,去看墨瑞老師了。人生苦短,卻一眨眼即過,生命短暫,切勿忽略朋友,而造成遺憾。
此位老師如此尊嚴而有規劃,且充實過著自己的晚年,誠如他自己像蠟燭的理論,好像燃燒自己,而照亮指引別人。現在有很多人得了絕症,把經驗奮鬥史告訴別人,做成一本書或流傳世間幫助別人(例如:成立基金會),這股胸襟真是廣大,人們不只是自我照顧,也照顧別人,這是我必須學習的。曾到過創世基金會買卡片,但須越過病人床邊,一位一位躺在病床上的患者,他們或許背後都有一個發病的故事,人們不是為了爭一口氣而活著嗎?我們也要把他們當一個人如此照顧,才不枉為人嗎!
墨瑞的時間品質管理得如此充實,令我們健康的人汗顏。有時追逐著一堆目前流行的東西,不然會被時間社會淘汰。也曾對著生命的意義發呆過。
第一個星期二,談這個世界,重點是學到在生命中最要緊的事,是學著付出愛,以及接受愛。前面提到了的幾本課外讀物,皆是談到愛與關懷,這是一種難的課題,人們只對自己家人付出愛視為天經地義,對其它人呢?總有一份距離。似乎要化小愛為大愛,佛家可能是倡導這樣吧!
第二個星期二,作者懂得關心人了,會觀察墨瑞的情況與反應,會感同身受,我想當護理人員就是要體會這種感覺吧!適度的發洩,而不自憐自己,這是我還未達到的境界,面對著小病痛,我都會難過,總會想起是上天的懲罰,誰能從容面對。怕對不起上司,不敢請假,怕對不起同事,她們又要被叫出來上班,怕帶痛苦給家人,一切的一切,盡在不言中。到了墨瑞這個地步,他竟然能幸運自己有充分時間說再見,做到了最後的價值,我是否會逃避希望趕快死去,而減少痛苦。他真是一位教授啊!教授人們從容面對老化和死去。
之後有項團體過程,相信心理學也有如此教授,就是相信對方,把自己教給對方的活動,我也是忐忑不安,不太敢把自己交給別人,那是一種信任呢!
第三個星期二,死亡的時間即將來臨,但墨瑞更健康的面對了,我也一步一步踏入了他們的圈,彷彿自己就是作者,來認真體會老師的一切。是否人到了要死的階段,反而豁然開朗,認真面對,因為逃避也逃避不了了。人們是否在失去一些,才知在乎,譬如:失去聲音,才知重要;得了疾病,才知健康與保健的重要。
看了墨瑞小時的環境,與貧窮的生活,頓時難過了起來,我們通常為了一個洋娃娃或玩具而難過,他們呢?失去親生母親,貧窮而困苦,這樣的小孩能學到關懷別人,真是不錯啊!
第四個星期二,是頭角戲。如果我知道在那年會死,我在最後那幾年一定要把很多事交待完畢。我可能會跟每個朋友連絡,也讓他們對我的死亡有個交待,至少曾經相聚過,我很懷舊,但很多人卻忘了以前種種的好而失去聯絡,我卻不敢叨擾他們的生活,怕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,麻煩別人的生活,這樣的想法是否好笑?是否學著如何死亡,你就會像我一樣學會如何生活,如何找尋失落的一切,會專注於這一切,而不必為三餐奔波,而超然的面對、而安排一切?就像墨瑞所謂的專注在心靈上的東西。其實我很在意這些,只是別人不願與我一起面對!我若能幫很多人,我願意,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,身旁有太多的牽絆。只是,很羨慕墨瑞也羨慕球員路格瑞,勇敢的面對疾病,而在球場下說出了,今天,我覺得自己是全地球上最幸運的人,真的,很堅強,面對護理的病人,當病人或家屬說出道謝之話,我都擔當不起,我對這社會幫忙得不多,何以自信覺得幸運,我倒覺得奮鬥不多,對這社會幫忙不多,我怎能享受世界的恩寵,而幸運的死去?
第五個星期二,墨瑞身體退化了,他明顯講出,家庭是重要的來源,要愛與關懷。但不免要離開他們。你我都在面對這種經驗,我也常放不開,當自己有小孩,爸媽又年邁時。
第六個星期二,學著體會病痛的感覺。面對,而告訴自己,這只是恐懼而已,就如同搖晃,我就會認為地震,試著接受它的到來。
第七個星期二,學習接受身體的退化,回到孩提別人為你服務的一切,並學著享受它。人們總是要接受自己已老的原故。在幾歲做幾歲的日子吧!一語點醒夢中人,我總是很懷念年輕。
第八個星期二,一個對生命存有感激之人,感嘆人們追求物質享受。他認為人們渴望愛,且必須願意付出,才覺自己活著的意義。
第九個星期二,我想我也感受到墨瑞即將離去,難過擁上心頭。真的,在醫院急診上班,很怕跟病人熟,因為下次(尤其是慢性病患者)一次一次情況差,然後就突然聽到這個患者的名字,可能昨晚去世了,很難過,但怕他們在我眼前由我這班急救,那種感受不好受。醫療有時是個殘酷的幫手,例如:不能解尿,用各種方法插尿管,或用膀胱穿刺,或用……然後又冷靜的告訴對方不得不,我是幫你的,而墨瑞也用上這些方法了,好像另一種安寧療法。他正一步步步上死亡的腳步。彷彿我也認識他,我也關心他。
墨瑞道出你我也曾追逐的奔忙,為五斗米折腰,為了物質享受而追尋,他道出人間要有愛,而且真正愛別人。
第十個星期二談論婚姻。道出了人們僅為了尋找所愛,無法真正的愛人被愛,真是可悲。彷彿建立在利慾中。看到別人婚姻多年,真是羨慕其相處之道,抑或幸福,是我學習的目標。
第十一個星期二,說著我們的文化讓人們短視,自我為中心。大家互不關心,但人們沒有靠別人,如何存活?也許是我們的文化讓我們事事爭第一,為名為利,上次看著某韓劇「醫家兄弟」的完結篇,前面大概爭名奪利,為了報復,但當男主角癌症即將死亡前,他卻將心臟移植給大哥的女友,為這場生命的結束做賭注,是否他這時放下了文化的負擔,做了一個有意義的事,這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,因為他先自行注射藥物,然後造成腦死,根據簽下的遺書而一連串的努力,雖然結果不好,造成排斥,但人們要放棄名利而需要這麼偉大的付出,何嘗不令人難過!看著第三次電視節目採訪,又不自覺流淚了。
第十二個星期二,主題為寬恕。死前寬恕自己,寬恕對方。看過太多人帶著悔恨恨人一生,死前想原諒對方,求對方原諒你,但總遺憾著走,我儘量避免。
第十三個星期二,羨慕墨瑞總是很豁達面對每件事,雖然生老病死是很平常看待的事,但是我也害怕。別說我們護士一定冷血,錯了。教科書上的疾病,總是透澈看到疾病的預後及不可恢復的變化,但若套用在活人上,我會很難過,無法很接受結果,所以我們只能儘量幫助病人,護理得當。
再翻向第十四個星期二,我有點不敢翻閱,悲傷充斥我心。我是一個凡夫俗子,愛哭的小孩,作者也哭了,不是嗎?
他就這樣挑了一個星期二去世了,輕輕的走,讓人招架不住。結果他在這人生中畢業了。告訴我們一切要在來得及的時候做,話要來得及講,人生才不會有悔恨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邵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